武汉代怀网

借古开今——贺天健的艺术之路

发布时间:2021-04-09 作者:admin 点击:788
简介:贺天健 莲花峰 原标题:借古开今贺天健 贺炳南由祖母养育成人,年少的他似乎对学习诗书画兴趣广泛,这得益于家学涵养。贺炳南八岁学画,先临习父亲留下的画作,但他很快感到资
贺天健 莲花峰
原标题:借古开今贺天健
  贺炳南由祖母养育成人,年少的他似乎对学习诗书画兴趣广泛,这得益于家学涵养。贺炳南八岁学画,先临习父亲留下的画作,但他很快感到资料贫乏。他问这些山水画是怎么画成的,祖母叹了口气说家里没有收藏,他父亲是看了附近真山水后临写的。这似乎启发了贺炳南。十四、五岁时贺炳南带了干粮出门,对无锡到宜兴一带的山岭峰峦和河流湖泊进行观察,写生无数后始知古人绘画中的皴染诸法皆来于自然。通过实地写生,贺炳南逐渐领悟画理,实践无数后善用水墨,设色讲究层次,多用复色,尤长于青绿山水,并演变而自成一格。
  贺炳南属于天才型画家。没有文史资料记载贺炳南在自学绘画时进入什么学校学习文化,但他在20岁时考进了南京国民大学。但祖母病倒的消息使贺炳南不得不含泪退学。他回家后不久祖母即撒手西去,贺炳南变卖了仅剩的一点家产,只身到上海谋职,旋即考入上海中华书局任国画编辑。说是当编辑,其实是个实习生,薪水非常微薄。他读到《周易》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段话与他的心境十分契合,于是将名字改为“天健”。那时贺天健寄住在山东路上一位朋友的画店,白天画画,夜里便睡在画案上。直到他逐渐熟悉了市场和收藏者的喜好,这才打开局面。贺天健这段人生轨迹似乎最能代表其时海派画家的生存状况:平民出身,自学成才,从外地来到上海,以卖画为业。既是卖画,就得考虑市场,这恰恰吻合了海派绘画的一大特征:雅俗共赏,勇于创新,能够得到市场的认可。
  贺天健在画坛的起步约在1912年。回想海上画派振兴之初,早期能排得上号的,屈指数来也就二十来人,代表的有四位:任伯年、吴昌硕、虚谷和蒲作英。凭着天才加勤奋,贺天健先后临习清初吴历、石涛、石溪、梅清、渐江等,后取法宋元诸家之长,终得“宋人格律,元人笔意”。1933年,贺天健先后主编《画学月刊》和《国画月刊》两份专业杂志,对中国画论作了深入探讨。他还注重中国绘画史研究和艺术修养的综合提高,常游览名山大川,并将传统笔墨与在自然中发现的山水之美融为—体进行创作。其作品呈现出法度谨严、布局变化多端、笔墨清迈俊逸、意境幽远的特征。至1939年贺天健一跃而起,在海派山水画创作上新意迭出,有所建树并有所突破。
  所谓“画者”指的是对于画理孜孜不倦的求索者,即用脑画画者也。贺天健很早就认识到了学山水画和学画山水之间的区别,为此他提出了山水画与现实之中的真山水有着本质的不同。贺天健认为世界上有三个山水境地:一是人世间的山水实境,二是唐宋历代诗词里的山水意境,三是山水画里的山水形境。
  因着“四王”一派的画家常在画上题写临仿抚拟某家笔意,贺天健因而究溯根源,上溯宋元后才恍然大悟:“宋元人的画所以好,是从真山水里去学来的。”由是他以师法造化来要求自己。某次,贺天健坐牛头车穿梭在重山峻岭里,发现大多数山是土肉重,石头少。从远处望去,山头叠搭扭旋处向四面落下的形象像极了山水画技法中的披麻皴解索皴,或者说披麻皴解索皴就是取法自然,这才恍然大悟。贺天健意识到学山水画不过是从古人的作品中学习技法,而学画山水则是在有了理法上的修养之后将真山真水描绘成一幅具有审美价值的画作。从学山水画到画山水画,再到贺家样山水,贺天健最终自立了门户。
  随着年龄增长阅历丰富,画理思路日渐成熟的贺天健,怀揣一腔对中国绘画艺术的钟爱,将其演变成一项神圣的事业。这个时期贺天健出任多家艺术学校的国画教授,并在上海、北京、无锡和天津等地多次举办个人画展。艺术家要用作品讲话,现代海派山水画的基石在夯实,贺天健的影响力始终在盘旋上升。有人评价贺天健的画是豪迈、英爽、秀劲、逸宕、精奇、伟丽,在近代给画史上可以列入大家之林。
  贺天健的《关山图》,画中树林漫山遍野,雾气漫漫与茫茫水面相呼应。画面近处有一院落,几间房舍错落有致,屋内有两人似在闲谈。门口一女子正探头张望,看院外一孩儿玩耍。不远处一人骑驴前行,一人随后。此画题识:“平生最有荆关意,终觉倪黄一派平。不是纵横矜俗眼,老夫笔底若天成。丙子岁暮,饮酒十斗,制此奇境,十日成之。江左贺天健并题。”该画的构图在局部上借鉴了宋画《雪麓早行图》。作为大幅画作,山、水、瀑布、人、动物、树木、桥梁、屋宇、楼阁俱全,可谓繁复。但由于章法结构毫不松弛,是以“S”形的山路为主线贯穿全画,宛如一条飘动于层峦叠嶂之中的玉带,使得境界愈觉邃远而空灵。

TAG标签:

今日头条

Copyright © 2002-2130 武汉代怀网鄂ICP备2022019009号-1武汉代怀网网站地图sitemap.xml tag列表